会址从圣教总会迁出

会址从圣教总会迁出

孔教会创立之初,就寄身于中华总商会,没有自己的会所。1949年恢复活动以后,就一直借位于里巴巴律路的南洋圣教总会会所活动。蔡多华担任会长期间,由于他同时也是圣教总会的会长,因此两会关系密切。1981-85年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在华社德高望重的蔡多华与黄奕欢相继逝世,使得孔教会失去重量级的领导者,也造成与圣教总会的合作关系无法持续下去,1987年8月间,孔教会代表会见里巴巴律路国会议员郑永顺,请他出面协调,但圣教总会断然拒绝,并在回信中强调,这件事毫无讨论的必要,因为孔教会免费借用圣教总会的会所活动只是暂时性的安排,圣教总会有权随时终止这样的关系。9月圣教总会甚至发律师函要求孔教会在一个月内搬清,在几经协商后,孔教会即于隔年1月从圣教总会迁出,暂时借用由蔡多华家族的顺昌有限公司为开会地点。

盛碧珠接任会长之后,念兹在兹的,就是要筹建以“孔圣堂”为名的会所,并于1994年组织筹建委员会总理此事:

计划中之孔圣堂,设有会议厅、讲堂、活动中心,以作为集会及研讨与宣传儒家思想之场所,或供举办书法、美术、华乐、奕棋及地方戏剧等各种艺术与文娱活动之用。此外尚有图书馆及客房之设备。图书馆收藏中文与外文之儒学等著作,供会友及社会人士借阅;客房则用以招待各地访星之同道,藉之促进彼此之联系。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远见,但却极难实现的计划,最终也没有下文。无论如何,接下来孔教会的历届会长和董事都把设立会所视为最急需处理的事务。不过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孔教会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栖身之所,会务也因此无法顺利开展。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孔教会除了每年庆祝孔诞和举办征文比赛之外,并没有太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有一阵子,甚至面对财政困难,所幸最终能顺利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