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基督教信仰(三)—— 仁心,天道与上帝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梁燕城教授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他心目中的最高人格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梁燕城教授引用孟子的话作为他心目中的最高人格标准。
关于《庄子》一书的解读,自古以来各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精辟独到的见解不外乎把《庄子》看作一本能使人幸福的书。而这一类幸福是建立在让读者不再认为自己很重要,不要太认真地看待自己这个基础上。本期读书会我们邀请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黎江柏带领大家细读《庄子》中的一些篇章和寓言。江柏来自美国,喜爱《庄子》,自言《庄子》让他学会放松。让我们跟江柏一起思考如何不把自己当一回事。上本场的分享将使用英文,但会提供华文的PPT简报说明。 下半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立大学学生社团——南金诗社的社长张松为大家带来一场诗词讲座。本次讲座,张松会给大家介绍清代同光体诗学,包括同光体的源流与派别。在这个基础上,他将着重介绍闽派代表诗人郑孝胥及其《海沧楼诗》。作为诗社社长,张松热爱诗词,自身也经常创作诗词,他这次讲解清代诗歌,相信一定能深入三昧,令人期待!
文明不应该冲突,冲突就不文明,冲突是权力的冲突……。从筷子和叉子的应用,比喻事务不能混为一谈,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 本课程将节选《论语》每篇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和释义,从中体会宝贵的人生智慧。 导读:郭文龍、刘华庆 日期:2018年11月18日起(星期日) (18/11、25/11、2/12、9/12、16/12、30/12) 时间:下午2点30分至4点30分 学费:6讲60元 【须先报名】 电话:6338 5110 电邮:admin@kongzi.org.sg
南洋孔教会于2018年10月6日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举办了至聖先师孔子2569周年聖诞(孔诞)纪念仪式暨本会成立104周年庆典活动。
林安梧教授是当代著名儒家学者,9月9日受邀担任本会主办的“中华儒释道论坛”主讲嘉宾。继该论坛后,青年团特别策划本次分享会,分享林教授去年在香港做的两场讲座:1、中国大陆国学热的哲学诠释;2、历史、人性和方法——我对历史的哲学理解。两场讲座都是从哲学视角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不同侧面的观照。我们还特别邀请到青年儒家学者、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张丽丽小姐担任串讲,并与大家交流。
本期读书会上半场,刘华庆先生将继续为大家导读《孟子·离娄下》。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与。 下半场,我们推出墨子思想专题。我们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硕士黄祖杰先生为大家分享墨子的思想。"兼爱"是墨家的十大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墨子最为人所知的主张。何为"兼爱"?怎么做才算是"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和儒家主张的"别爱"到底差别在哪里?在这一期的分享中,祖杰会就这些问题,及更多关于"兼爱"思想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仁政与礼治是什么关系?圣人与规矩是什么关系?何为“天之道”?何为“人之患”?为什么说“不孝有三”?孟子在《孟子·离娄上》对于这些问题有精辟论述。本期读书会,刘华庆先生将继续为大家导读《孟子》。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与。 下半场,我们特推出“猜灯谜,庆中秋”专题。9月下旬正值中秋佳节,月到中秋分外明,张灯猜谜乐融融。本期读书会我们特别邀请了新加坡灯谜协会秘书杜式铃女士为大家分享灯谜文化。值得说明的是,本次分享依然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并特地设计了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的灯谜,力求做到学术讲座与娱乐活动两结合,使大家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亲身参与,乐在其中。诚邀大家与亲朋好友一起前来参与。顺祝中秋节快乐!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 本课程将节选《论语》每篇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和释义,从中体会宝贵的人生智慧。 日期:2018年9月2日起(星期日) (2/9、23/9、30/9、7/10、14/10、21/10) 时间:下午2点30分至4点30分 学费:6讲60元 【须先报名】 电话:6338 5110 电邮:admin@kongzi.org.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