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谦人文讲座》 ——中华“儒释道”论坛
文化学术出版

《陈延谦人文讲座》 ——中华“儒释道”论坛

        文明不应该冲突,冲突就不文明,冲突是权力的冲突……。从筷子和叉子的应用,比喻事务不能混为一谈,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您听过这样灵活比喻、形象生动,又接地气的演讲吗?这是由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主办,喜耀文化学会协办,陈延谦基金会赞助的《陈延谦人文讲座——中华儒释道论坛》,论坛于2018年9月9日(星期日)下午2点至5点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4楼举行。 

        新加坡南洋孔教会多年来举办过不少讲座论坛,之前举办儒家与回教、基督教信仰的文明对话系列讲座,都很受欢迎,均有几百位公众人士出席,这一次的讲座更是有约500人参与。此次讲座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儒释道”,探讨敬天爱人、仁民爱物,作为宗教实践的内涵,由此申论儒家的天、佛家的真如与道家的道;以及对儒道佛三家思想之融通及其对后现代化之后社会的贡献做进一步的阐述。

          主讲者分别是,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台湾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先生,台湾佛光大学宗教研究所名誉教授陈玉玺先生。主席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昌伟先生。

         南洋孔教会会长郭文龍先生在致辞中说:“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儒释道思想,儒释道的价值观已经融汇在每个华人的思想行为中,日用而不自知,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

         

        林安梧教授首先以《论儒道佛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可能贡献》为题开讲。从融通到关于话语权的问题,儒道佛深层的意蕴:生生不息,如如自在。最后林安梧教授以:《道言论》的意义,“道显为象、象以为形、言以定形、言业相随、言本无言、业乃非业、通归于道、一本空明。”总结他的演讲。林教授的演讲中使用很多生活化的比喻,触类旁通,让大家学到了很多知识。

        另一位主讲者陈玉玺教授以《儒释道的天人观》为题进行讲解,首先探讨儒教是宗教吗?然后阐述儒释道的本体论天地人一体;最后讲解天道与人道价值的实践。陈玉玺教授总结说:“我们讲儒释道的天人观,必须把天道之‘诚’实践于人间,即实现天道的无我无私、真实无妄和仁爱纯诚,代替自私、虚伪和贪婪;并且恪守作为天地正道的中道生活方式,注重物质与精神价值的平衡发展,才能解救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道德崩坏和精神病态,并且挽救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人类自我毁灭的危机。”偈曰:“守中存诚,心地无非,何劳持戒?敬天爱人,慈悯不伤,自然合道。”陈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饱含哲理,让听众们获益匪浅。

        讲座在问答时段,气氛热烈,来宾踊跃提问,也感谢孔教会举行这样有深度的论坛活动。

        (文:沈芯蕊 | 摄影:陈沁巧 | 后期:洪贝贝)

Leave a Reply